
考研初试不理想,调剂如何逆风翻盘
考研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位成功上岸的考研人,都是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初试和复试,但是你以为仅仅如此,就想简单了,和备战复试和备战初试比起来,艰苦程度和困难等级明显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那么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考研调剂。
调剂的过程是一场虐心之旅,不仅过程繁琐,而且还会屡屡受挫。所以考研最折磨人的,非调剂莫属。很多人听说可能要参加调剂,直接放弃,选择二战,由此可见调剂之难,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会这么难呢?由于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的。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1万,加上今年的扩招实际招生人数大概有88万,从报名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有200多万人是考不上研究生的。虽然今年扩招了5%,大概能新增加4万录取名额,但是和341万人比起来,这点水根本解不了渴。
为什么会有考研压分?本质上不还是为了招收985、211的调剂生吗?只要本科学校出身好,分数低点儿都没关系,依旧是调剂中的抢手货。但是对于双非的学生来说,调剂是真的难。以前学校会直接要求,本校只招收985、211调剂生,现在国家有规定,不写出这一条要求了,但是实际过程中双非的学生还是没有机会。这个点我想应该是很好理解的,企业想招个卡车司机,写上仅限男性,有人认为这是歧视女性,后来企业把仅限男性四个字删掉了,但是实际招人的过程中,有女生来面试全部淘汰,结果不还是一样的吗。
所以本质上不是调剂更难,而是双非调剂更难。及早准备,全力以赴,还有一线希望。所以我希望,今天整理的这些干货能让你在调剂路上少走些弯路。
“干货”傍身
调剂,通俗的理解,就是矮子里拔高个。选拔的依据也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其中,考研初试成绩是一方面,但它仅仅是过门槛的要求,因为既然要参加调剂,那初试成绩自然就不会有特别大的优势。那重要的依据,就是你在本科阶段的证书情况,比如英语四六级证书,专业证书,奖学金获奖证书,比赛获奖证书等等。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调剂到好的学校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想对调剂到好一些的院校,要想调剂成功,身上必须有点“干货”傍身才行。
尽早联系,抢占先机
调剂需要你主动联系学校,而不是等学校联系你。现阶段最傻的行为,就是傻傻地等着分数线,什么行动也没有。
当知道自己的考研初试成绩后,
参照往年分数线看看自己参加复试的把握大不大,要经常和所报考的招生单位研招办联系,从而尽早知道自己能否参加复试,如果发现目标院校不能复试,就需要着手联系调剂院校。
联系调剂院校,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是搜索院校信息,清楚地知道你的师兄师姐历年都会调剂到哪些学校,这是最宝贵的经验。其次可以上网查,你报考的专业通常哪些学校会招收调剂;最后就是确定学校的联系方式,以及对应导师的联系方式,只有能联系上,能给你个肯定,你才能走上调剂成功的正轨。
广撒网,多渠道找资源
1.网络查询考研调剂信息
目前,很多网站都可以查到相关院校的调剂信息,较稳妥的办法是通过各院校(招生单位)的研究生院官网去查询,这样比较靠谱。
2.电话咨询考研调剂名额
我们提早选定几所有意向且适合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打电话,获取是否有调剂名额。
3.寻求帮助找导师
如果能认识报考专业目标院校的导师或相关领导,有这些人脉资源的话,可以请求他们帮你去学校做推荐。这样调剂成功的概率较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寻找合适的学校,收集调剂的信息,这些自然是当务之急,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提前把简历做好。除了简历,还需准备一些必要的附件,包括本科成绩单,英语四六级证书,奖学金证书,比赛证书,以及其他能证明你优秀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你调剂时给老师的第一印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谓“粮草”要充足。
不纠结名校,转交有惊喜
热门的学校,热门的地区是大部分的学生向往的地方,如果初试出师不利,那调剂的时候就不要再心存侥幸了,不如回过头去看那些大家注意力少的地方,比如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只要你能克服内心的名校情结,说不定会有惊喜。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调剂的学校一般比自己报的学校差一些,但是未必就不好,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也能调剂到一个不错的学校和专业。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