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难度、参考书、真题、复试…
一、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新闻教育机构。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整体并入人大新闻系(此前,创办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整体并入北大新闻专业)。由此,人大新闻系汇聚三方力量于一体,开启了新中国新闻教育的新征程。
1988年,人大新闻系更名为新闻学院。六十多年间,学院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成为新中国记者摇篮、新闻传播领域学术重镇和新闻教育改革引领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深刻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篇章皆出自人大新闻学院毕业生之手。学院现任院长为赵启正教授,执行院长为胡百精教授,党委书记为周勇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设有新闻系、传播系、视听传播系、广告与传媒经济系四个系,建立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首批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机构。在教育部开展的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蝉联第一或评为“A+”。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二、招生目录
参考22年招生
学习方式
非全日制2年
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人数:统考20人 (最高分418、最低分371)
研究方向
01、智能传播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备注
(1)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2)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含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经济和广电实务。
(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科目含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
三、复试分数线
22年:总分371、政治56、英语56、专业课90/90
21年:总分356、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
20年:总分373、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90/90
四、录取名单
五、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广告学教程(第四版)》倪宁
《新闻编辑学(第四版)》蔡雯
《新闻评论学教程》马少华
《公共关系学(第二版)》胡百精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新闻理论教程》陈力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版)》陈力丹
《新闻理论教程(第三版)》杨保军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补充来看)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陈力丹
拓展书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蒂尔
《传播学史》罗杰斯
《解析中国传播学2019》陈力丹 刘海龙
六、2022年复试及录取细则
经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复试采取差额形式,不接受调剂考生。
根据2022年报考考生的初试成绩和生源情况,报考我院各专业的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于3月18日在我院官网公布(网址http://jcr.ruc.edu.cn/zw/zspx/zsxx/sss/539f52fd833e44cb9c76beec1ebbb127.htm)。
我院各专业拟招收全国统考考生人数如下(不含专项计划):
专业名称
拟招生人数(全国统考)
新闻传播学(050300)全日制
30
新闻与传播(055200)非全日制
20
一、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2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综合笔试:满分150分(其中外语部分占50分)。
2.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3.外语面试:满分50分。
报考类别
考试科目
学术硕士
笔试:综合笔试
面试: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面试
专业硕士(非全日制)
笔试:综合笔试
面试: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面试
专业课复试范围与初试相同,外语复试仍按初试语种进行。
复试考生应当按照我院联网调试安排提前配置网络复试环境,并于2022年4月2日9:00,进入指定的视频会议室进行线上报到(会议号另行通知)。
线上报到时,考生应按照我院考务人员的指导,完成线上抽签,确定网络复试分组和复试顺序。
二、复试过程安排
考生应按照我院通知的复试时间准时参加远程在线复试,无特殊原因未按照考务人员通知时间到场的,迟到20分钟以上或复试过程中未经考务工作人员同意擅自操作复试终端设备退出复试考场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当天,我院安排值班电话(电话号码:010-62515795),考生遇到紧急情况,应提前与我院联系。
1.候考
考生应当提前进入候考状态,认真阅读网络复试考场规则,并在考试过程中遵守考场纪律。在候考室中,考生不得私自与其他考生交谈,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复试资格。
2.身份核验
考生根据线上报到时的抽签顺序,按照学院安排进入远程复试考场。进入考场时,考生应将《复试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拿在手中,配合复试老师和视频监考员,进行身份视频在线核验,核验过程由学院全程录音录像备查。
3.考生在线展示签订好的《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
4.学院复试小组向考生宣读《复试规则》。
5.笔试
考生须在笔试开始前40分钟进入笔试视频考场,并出示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准考证,考生须提前自行准备好6张我院答题试纸(见附件1)、黑色签字笔等考试必备文具。
(1)考试形式:闭卷、远程视频监考
(2)时间:4月6日10:00-11:30(9:20开始入场,进行候考)
具体安排:9:20考生开始登录入场;9:50迟到考生不予入场、10:00-11:30笔试;交卷方式另行通知。
考场号(视频会议号):另行通知。
6.面试
时间:4月7日9:00至结束
(根据复试顺序,分批依次候考入场,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考场号(视频会议号):另行通知。
7.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按复试组老师要求退出网络复试考场。退出考场后,考生不得再进入候考室或复试考场。考试结束前不得与其他考生讨论考试内容,否则按违纪处理。
三、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综合笔试总成绩90分及以上,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及以上,外语面试30分及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四、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分专业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
专项计划考生,根据报考的专项计划类型,分专业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
七、真题回忆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材料: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和存在的问题。
1. 写一则 600 字左右的消息,题目自拟。(20分)
2. 数据新闻策划,展现数字人民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写出所需数据和图表类型。(15分)
3. 自选角度评论,写标题、论点和论据。(15分)
二、材料:图像借助新技术侵入人们的生活;生死和战争都成了转瞬即逝的电子幻影;人们沉溺于视觉冲击……谈谈这段话的理解,结合实践分析视听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25分)
三、什么是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下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应对?(25分)
四、哪吒汽车欲请某违法失德艺人代言事件,评价一下涉案员工的行为。谈谈对公关伦理的认识。(25分)
五、结合实例谈谈媒介融合转型的现状,传媒组织应该如何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25分)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题(15分*4)
1. 宋代邸报发展情况。
2. 媒体报道中肖像使用的合理情况和不合理情况。
3. 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在新媒体环境的作用机制和形成机制变化。
4.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盈利模式创新。
二、论述题(30分*3)
材料:新华社成立90周年,领导人贺信。
1. 主流媒体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新举措、新方向以及改进对策。
2. 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传播问题和对策。
3. 网络舆论表达负面倾向的形成机制和对策。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新能源汽车三大巨头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材料2:政策文件节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3:《2020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节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报告发布
1.请写一则包含标题的600字左右的消息。
2.请写一份数据新闻策划(包括新闻标题报道要点、图表标题与图表类型)。
3.请根据以上材料拟写一则评论(包括标题主要论点与论证思路)。
二、论述
1.试论人工智能驱动下广告产业链的变化。
2.评价腾讯上当受骗老妈广告事件的公关策略;根据该事件草拟一份公关应对要点
3.试分析央视培育资本运作能力,探索混合经营和股权激励的举措。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15分*4)
1.请简述隐性采访的应用条件。
2请简述媒介审判的表现和危害。
3请简述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谈谈直播带货现象。
4.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传媒行业有几次兼井垄断浪潮请简述浪潮概况和特点。
二、材料分析与论述(30分*3)
1材料: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提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请结合新闻行业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詹姆斯·凯瑞谈伊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请你谈谈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什么是私域流量,并结合强关系弱关系理论谈谈私域流量的特点、价值以及产业应用前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